《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益的研究》​实施方案

作者: 时间:2018-09-11 点击数: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益的研究》

实施方案

苏州市胥江中心小学    执笔:顾芸

    一、课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教学过程部分明确提到信息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使大势所趋。《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要求,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过:“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的善,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要想使阅读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益,也就是使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成为有效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到了“有效教学”的定义,有效教学理念的内容和有效教学的策略:“有效”指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知道为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教学。有效教学理念的内容:(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确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有“全人”的概念;(2)关注教学效益,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3)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教师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有效?”“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5)有效教学也是套策略。(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 有效教学的策略:(1)教学准备策略:教师制定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教学目标的确定叙写,教材的处理准备,主要教学行为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教学方案的形成;(2)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3)教学评价策略。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分为学生成就的评价和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评价=/考试、测验。

学校近几年给每个教室都配备了投影仪和一体机,现代信息技术正不断运用在教学工作中。运用的同时,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思考:怎么样能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率呢?我校的语文教研组是学校的优质教研组,曾经被评为“姑苏区优秀教研组”的称号,于是这一重担就落在了语文组的身上。联系语文教学本身,大家讨论研究,最终达成共识,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也许能从某个层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因此我们确定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益的研究》这一课题。

相信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教师们对现代信息技术会有更加熟练的运用;通过资源的整合和筛选,能节约教师们的备课时间;通过教师们的思考和讨论,能提高课堂的效率;通过观摩课,能反思课堂的不足;通过教学随笔和论文的撰写,能提高教师们的专业技能。

 

二、概念的界定

1现代信息技术  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它的核心是信息学。(引自搜狗百科)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今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产生了许多正面积极的影响和作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中,最常使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有:投影仪(直接将素材投影到电视机上给学生观看,在低年级教学中经常使用)、一体机(包括电脑与电视机,电脑联网,可现场搜索)、课件(包括原文、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补充习题等)。另外,还有这些信息技术辅助使用(可插在课件中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图片(包括人物肖像图、场景图、环境图等)、音频(包括朗读录音、背景音乐、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其它声音)、

2.教学效益  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教育管理要讲效益,即要讲在相同时间里投入相同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达到的效率的高低。”(引自搜狗百科)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堂阅读教学,学生在阅读方面是否有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三、理论假设和依据

1.满足上课需要,符合学生需求,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是收集筛选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依据。

资源是为课堂和学生服务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思维特点、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科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活动。”满足上课需要,符合学生需求的资源才是合适的资源。

收集的资源还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

2.文本备课和资源整合是课堂阅读教学信息资源有效呈现的必要手段。

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个人备课是教师自己专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集体备课是由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共同专研教材,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的活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3.展示观摩课,撰写教案和相关论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的重要方式。

 

四、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一)主要研究目标

本课题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试图通过运用投影仪、一体机、课件、图片、音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课堂阅读的教学效益。旨在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教学,学生能产生阅读语感,能掌握阅读方法,做到快速有效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自身语文素养。

(二)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包括三个子课题

子课题一: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信息资源收集筛选的研究

研究要点:挖掘阅读课堂中要用到哪些资源,并且进行筛选,保留那些能服务于课堂,符合学生需求,满足《新课标》要求的资料,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的资源。把这些资源搜集整合起来,按照教材顺序,设立资源库,包括目录、资源网址、目录名称等。资源库一旦建成,小学六年12册的语文教材都清晰呈现出来,循环共享使用,节约了备课的时间,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子课题二:服务于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信息资源有效呈现的研究

研究要点:重在研究用什么手段呈现什么资源。这属于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可以在备课中展现。文本备课时,教师在教案中注明这堂课要运用到哪些资源,通过什么手段呈现这些资源,学生能够有效接收;在何时呈现这些资源,课堂能丰富饱满,效益得到提升。

子课题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的研究

研究要点:该子课题是对上课这一教学过程的重点研究。可以采用展示观摩课,撰写相关论文和教学设计的方式进行研究,与我校的语文教研活动相配合,共同优化语文课堂。

五、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教学效益相关的教育理论专著、书籍以及报刊上的有关理论文章和经验总结等,使课题研究有充分的理论支撑,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调查研究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调查,了解本校学生的阅读能力情况,并作出客观和全面的分析,作为研究的数据。

3.行动研究法:以满足上课需要,符合学生学情,达到《新课标》要求为原则,收集筛选有用的资源,制作成表,形成资源库;做好课前准备,思考如何在备课中体现资源的使用情况;积极参与观摩课的准备和讨论工作中去,分析课堂中运用了什么信息资源,对阅读课堂起到了哪些促进作用,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否起到提升作用。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研究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力争使研究成果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育随笔、教学设计和论文,提使之成为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对象

本校全体学生

六、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6.32016.9

1.确立主课题,构建课题研究框架,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3.健全学习交流制度,培训研究人员。

(二)实施阶段2016.92019.1

第一阶段2016.92017.11

1.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2.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调查、了解各年级段学生阅读能力水平,并作出全面、客观的分析

3.以满足上课需要,符合学生需求,达到课标要求为原则,收集筛选资源,并且做成资源库;

4. 认真备课,做好上课准备,在文本备课教案中注明使用的信息技术,以及使用时间和方法;

5. 结合语文教研活动,做好观摩课的准备工作,课后进行反思。

中期汇报阶段2017.112018.1

进行阶段性总结回顾,举行中期汇报活动。在此基础上修订实施方案,明确下阶段研究方向,完善各子课题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2018.22019.1

   1.组织教师进一步系统学习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且开展交流活动;

   2.再一次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调查、了解各年级段学生阅读能力水平,与第一次调查的数据进行比对;

   3. 随着语文教材的变动,进一步修改完善资源库;

   4.积累指导案例,撰写教育随笔、教育论文,开展交流活动。

(三)结题鉴定阶段2019.22019.6

1.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总结和汇编;

2.撰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3.举办课题研究成果鉴定活动。

七、成果形式

1. 小学语文课文资源库;

2. 不同学科小学低年级学生前置性学习目标;

3. 教师相关优秀论文汇编;

4. 课题研究中期汇报、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八、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分工

课题组组长:项军     策划、组织、统筹、指导

课题组副组长:沈莲红   策划、研究、指导、管理

子课题一责任人:周亚仙   组员:王珍

子课题二责任人:金崇莲   组员:陈梦霞

子课题三责任人:杨红     组员:顾芸

 

九、主要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01.6  教育部颁发

[2]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

[3] 《教育激扬生命》  郭思乐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